本文转自:乌海日报
不少家长认为,教育的关键就是要指出孩子的错误,于是对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斤斤计较、过于挑剔,对孩子稍有不满就唠叨不停。然而,如果总是过度纠错,只能养出一个越来越沉默的孩子。
你可以想象一下,当你在专注做某件事的时候,旁边有人指指点点,你也会畏手畏脚,想要停下眼前的事情。
更可怕的是,有的父母在纠错的时候,还会给孩子贴上各种各样的负面标签。
每个孩子的成长,都需要时间去探索和试错。如果每件小事,父母都不断纠正、指责,只会让孩子泄气,从而缺乏前进的动力和勇气。
在小事上反复纠正孩子容易将缺点固化
事实上,孩子做好每一件事,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去练习。年纪小的孩子,本身就不可能事事完美。
父母的过度纠错是一种“缺陷视角”,将注意力聚焦在孩子的不足上,只会让孩子一遍遍反复记忆自己的缺点,最终在孩子心里刻下“我做不好”的自我认知。
总是在小事上纠正孩子,反而可能让缺点固化,最终难以改变。同理,当我们持续关注优点时,优点也会像滚雪球一样不断壮大。
这是一种积极的“正面关注”,大脑会对被关注的部分产生强化反应,通过这样持续地发现和强化优点,孩子会逐渐把每个笔画都写好。
孩子的成长需要容错空间
对于原则性问题,家长必须指出和纠正孩子的行为,但对于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,不必反复、过度纠正。
教育是一场温暖的陪伴,不是一场严苛的审判。父母可以通过示范和引导,让孩子自己发现问题、解决问题,而不是一味挑剔、指责他们。
允许犯错,孩子才能学会担当;给予宽容,孩子才会懂得自爱。多给孩子一些空间,让他们在试错中成长,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力量。这样,他们才能成为自信、独立、有担当的人。
乌海市精神卫生中心
乌海市卫生健康宣传教育中心
乌海市海勃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
炒股配资官网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